來源:HIT專家網 作者: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信息科 陳昌齊
我進入醫療信息化領域已整整十年了。當年,我從貴州大學畢業后在企業干了幾年,“陰差陽錯”地進入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從對醫療信息化的全然陌生,到現在的持續深耕,十年里,我有很多收獲,也有很多感悟,希望通過本文與大家分享。
十年,醫院信息化邁上三個新臺階
過去十年,我所在醫院的信息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單機系統階段,第二階段是基礎信息系統的新建和應用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信息化全面建設階段。至于第四個階段,應該是智慧醫院建設,目前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
1.單機系統階段
2013年4月,初到醫院的我是一個醫療信息“小白”,當時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也還處于單機階段:收費記賬系統是信息科自己開發的,沒有門診醫生工作站,可以說與手工操作流程沒什么差異,門診醫生手工開出紙質處方以后,還要開治療單、檢查單等;患者拿著藥品處方,還要先到藥房劃價后才能去窗口排隊繳費。
住院部分只有住院登記和結賬系統,以及簡單的藥房發藥系統,患者的住院費用都由護士長或記賬員按照紙質單,每天定時錄入“系統”。
至于病歷,都是醫生通過word手工自由錄入,打印出來再交到病案室。每個醫生的電腦上存得最多的就是這些文檔,硬盤使用量非常高,并且經常出現“病歷混亂”,修改過的病歷不小心又被其他醫生覆蓋了。
當時,醫院的患者數量并不多,但到處都在排隊,醫生和護士每天忙忙碌碌像打仗一樣。搞不清楚狀況的我懵懂提問:為什么沒有相關系統來解決這些問題呢?是因為沒有廠商嗎?如果我是軟件廠商,我肯定要去研發一套系統。后來我才了解到,這個行業并不缺廠商,但當時醫院的發展規劃和理念還沒到位。
剛進醫院的我一“混”就是兩年。在這兩年里,我就干了一些沒什么技術含量的活,打印機壞了修修打印機,網絡有問題就弄弄水晶頭,偶爾維護一下電腦主機,也抽空開發了醫院網站、文檔共享管理系統。當時我的感覺是:再呆下去,可能人就廢了。就在我打算辭職時,迎來了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的全新階段。
2.基礎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階段
2015年,在政策與醫院發展需求的雙重因素推動下,醫院開始了基礎信息系統的新建與應用推廣工作。
在前任信息科科長的帶領下,我負責與廠商項目經理溝通配合,完成包括HIS、EMR、PACS、LIS在內等主要新建業務系統的上線實施工作。這段經歷讓我對醫療信息化有了全面認知,并能接手這幾大系統的服務配置、數據庫維護、日常運維等工作,甚至還能依托系統數據庫,獨立開發相關管理系統,供臨床科室使用。
在系統運維方面,由于有的系統廠商沒有設置本地服務團隊,在他們服務跟不上的時候,通常由我來進行系統維護。
在系統開發方面,我基于掛號數據,獨立開發了排隊叫號系統,并且根據不同樓層特點和科室性質,設計了不同的主題頁面。當時這個項目在區域內還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在系統對接方面,我負責區域健康云數據采集平臺、省電子病歷共享平臺、區域預約掛號平臺等的接口開發工作,有時甚至親自寫代碼。特別在2016-2018年期間,我院相關政策性接口的完成率與質量均排名區域前列,經常受到主管部門的表揚。院領導班子也非常認可我的工作,通過黨委會對我“低職高聘”。這給予了我莫大的信心,工作更加積極。
后來,由于種種原因,HIS廠商不再對系統進行支持和維護工作,所有運維工作須由醫院信息部門自行承擔。2020年,省里要求實現電子發票業務,我帶領團隊通過第三方收費前端實現電子發票接口,將收費信息通過后端程序打通HIS的方式,完成電子發票業務功能。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努力,我們團隊圓滿地完成了這項任務。
3.信息化全面建設階段
如今,信息化已經成為決定醫院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在電子病歷應用水平、智慧服務、互聯互通、等級醫院評審等評級標準,以及醫院精細化管理和高質量發展等要求的推動下,沒有信息化的支撐,醫院很多業務無法開展,簡直寸步難行。
2021年,醫院決定啟動新一輪信息化建設,經過各種招采流程,院內信息系統的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項目分二期建設,第一期主要以臨床業務系統為主,滿足基本業務需求,包括HIS、EMR、PACS、LIS、手麻、重癥監護、病理、輸血管理、院感系統、傳染病上報等,第二期主要以HRP、數據中心、數據挖掘與治理為主。
在這一階段,我的工作任務與角色開始從“敲鍵盤”轉為項目管理與技術指導,指導廠商推動具體項目的順利實施與落地。
4.智慧醫院建設階段
當前,我院新大樓即將啟用,“智慧醫院”整體項目已完成頂層規劃,我也全程參與了規劃過程。接下來,醫院將全面推進智慧醫院建設,以電子病歷評級五級為目標,同時推動互聯網+業務的逐步完善,從傳統的信息化醫院向數字化醫院前進。
不做“傳聲筒”,要當“編譯器”
在這十年里,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醫院信息化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是技術本身,更需要從人理、事理、物理三個方面去推動。
對于醫院信息部門而言,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下沉到科室,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不過,了解需求之后該怎么辦呢?是否就是直接交給廠商按需求實現?
我認為,醫院信息科是最懂醫療業務的技術科室,也是最懂IT技術的醫務人員。因此,醫院信息化的成功與否,信息科很關鍵。他不是一個“傳聲筒”,而應該是“編譯器”,能夠將醫療術語和IT技術術語彼此翻譯。同樣,信息科更應該懂得技術實現的邏輯和原理,否則你只是把需求“翻譯”給廠商,廠商來個“技術無法實現”忽悠你,怎么辦?
在我這十年的工作中,每次向廠商提出需求,都會把業務邏輯和技術實現寫在方案里,甚至把當前系統的數據表結構列出來。這個需求要實現什么業務功能,需要在哪幾張表中加什么字段,或者需要新建什么樣的數據表來存儲業務數據等,我會把整個業務梳理清楚后,再交給廠商。廠商收到我的需求后,基本都能按要求完成,除非上升到商務層面。
我總結了醫院信息部門做好工作的六個關鍵點,拋磚引玉,請大家指正:(1)領導重視、資金匹配;(2)信息科技術過硬,懂管理;(3)場景清晰,業務熟練;(4)主動作為,替臨床思考;(5)牢記信息化的核心是提升效率,而不是增加臨床工作;(6)絕不為閉環而閉環,閉環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者簡介】
陳昌齊,2009年7月畢業于貴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為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信息中心軟件組組長。曾負責醫院HIS、EMR、LIS、輸血管理、一體化護理平臺、重癥監護、手術麻醉等系統實施及協調工作。獨立完成醫院相關信息系統的數據庫表結構及數據字典文檔的完善工作。
【責任編輯:陳曦】
字字珠璣